《俄罗斯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
一、背景条件
1.政治基础
中俄两国近些年,在政治经济上密切合作,国际舞台上紧密协调,真正实现了全面的战略共赢。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2009 年签署了第2094 号俄联邦政令,发布“2025 发展战略”。这代表着在2025 年之前,俄罗斯将重点关注远东及贝加尔地区的战略发展,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其国际地位。基于我国“东北地区与俄合作规划”政策的落实,中俄两国关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已提上日程。随着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及俄罗斯经济的恢复,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合作将全面、深入地展开,合作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当地时间2019 年11 月13 日,在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俄建交70 周年的重要年份,习近平强调,新时代要有新举措、新作为。双方要继续共同努力,结合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根据各自国家发展和双方合作需要,开拓创新,推动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保持积极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惠及地区及世界。
2.经济基础
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首要前提是贸易的互补性和资源的富集性,在此基础上两国边境地区产生分工,进而推动两国间的贸易活动,实现中俄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作为俄罗斯的友好合作邻国,自2010 年至今,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8 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总计为1070.6 亿美元,其增幅达到27.1%,实现历史新高。目前,中国参与的对俄规划投资项目总计有30 多个,资金超过40 亿美元,并且建立了中俄经济合作发展基金,总规模为1000 亿美元。
2018 年-2019 年中俄双方以地方合作交流年为契机,深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调动了地方开展合作的积极性。黑龙江省积极承办“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等大型展会,不断完善发展产业聚集带、对外开放园区体系和产业合作基地。搭建双边贸易合作平台,延长中俄跨境产业链,努力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3.地域优势
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跨境经济合作区表
黑龙江省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省份,在中俄跨境经济合作中具有独特的先天地域优势。其具有5 个国家一类口岸,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境线长达2981 公里,同时有着10 个边民互市贸易区。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7 年达到109.9 亿美元,为全国的13.1%。
黑龙江省紧跟国家战略决策的方向,在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以将黑龙江省打造为对俄开放的重要口岸为目标,在政策、设施、资金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协作,为中俄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对俄合作向俄罗斯中部和欧洲腹地延伸、向全方位转变,以对俄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加快建立。黑龙江省要以“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为统领,统筹配置各方面资源,以推动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路径选择
1.立足黑龙江省特色产业
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应立足于两国合作互利、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对于跨境合作区产业的选择,应以中俄双方协调发展为前提,选择两国沿岸地区具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比如农业、林业和旅游业,从而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解决黑龙江省对俄合作产业单一的问题,为国家进一步推进中俄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探索新路径。作为黑龙江省的特色优势产业,要以农业发展作为对俄合作的重点,促进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我国粮食进口环节的多元化,有利于黑龙江省内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中俄两国战略协同的基础上,协助农业企业实现互利发展。
同时,应利用“俄罗斯创新2020 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相对接,加快发展重点产业,打造新的跨境区域经济增长极。利用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合作的地缘优势和历史传统,发挥特色产业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从而构建出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劲的产业合作新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育区域产业集群,解决黑龙江省配套产业不足的发展问题,从而利用重点产业的发展带动力,提高省内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黑龙江省内区域性经济的协调发展。
2.创造优势合作环境
基于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强烈意愿,结合战略导向的要求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建立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大势所趋。黑河大桥的通车为中俄双方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黑龙江省应发挥地缘优势,依托中俄两国资源和市场,实现跨境和跨区域的产品进出口生产活动。为吸引沿边地区的产业转移集聚,黑龙江省对合作区的建立应选择适当的区域位置。既可以在现有开放口岸的基础上扩建设立,也可以另行选择条件优越的地区新建设立。两者皆是有利有弊,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选择应从长远着手,以互利共赢为原则,谨慎决定。
上一篇:当代俄罗斯社会史研究的价值重建及其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