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
俄罗斯有个“陕西村”,与世隔绝127年,看见中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乃是陶渊明笔下美好的桃源仙境,里面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与世隔绝长达127年的村子,这便是位于俄罗斯的“陕西村”。
揭开村子的神秘面纱
发现这个“陕西村”的,是现任陕西师范大学的王国杰教授。他一直致力于苏联与俄罗斯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当年的学者研究生涯中,他偶然在杂志上发现了一群生活在苏联境内的中国移民,他们被称为东干人。杂志上描写的东干人的生活习俗与我国陕西几乎一致。身为陕西人的他感到十分惊讶与好奇,于是他下定决心,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要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1990年,刻苦努力的他获得了前往俄罗斯交流学习的机会,他知道自己离杂志上的东干人又近了一步。在圣彼得堡学习了几个月后,在短暂的假期里,他果断奔往几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在王国杰后来的研究中了解到,那里有一个叫“营盘村”的村子,里面生活了许多东干人。
他来到哈萨克斯坦,找到了营盘村所在地。他在书中了解到,东干人喜爱耕作,所以他找到附近的一块菜地,决定碰碰运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正在耕作的老农。老农也很快发现了这个衣着“悉如外人”的教授,便问他从哪里来。老农一口醇正的陕西话让王国杰大为震惊,他用陕西话兴奋地回应着。老农听到对方竟也会说陕西话,感到十分惊奇,不过他很快明白,教授来自中国。
老农将王教授带回家中,“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款待。王国杰惊讶的发现这里的饮食生活习惯与陕西回民几乎一模一样。虽然他们都以不会写汉字,但说的都是质朴的陕西方言。家中年迈的长辈听闻眼前这个人来自中国,开口便问:“大清还在吗?左季高还在吗(左宗棠字季高)?”
王国杰大为震惊,他没想到一百多年过去,村子里的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清朝。“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如桃花源记的渔人一般,王教授为村民们详细解答,他们这才知道,大清早已灭亡,中国已经独立发展。
前因后果
为何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村里的习俗保存的如此完好?发现了这个“桃花源”后,王教授决定进一步探究东干人的奥秘。他联合苏联教授,一起调查研究,发现这种“陕西村”不只一个,他们分布在苏俄各地。幸运的是,王国杰发现的这一个恰好是中国习俗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个。关于他们为何聚居于此,这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我们知道,中国人民自古便有迁徙的习惯。每当所处之地不太平时,就会往别处搬迁,以求得安稳生活。例如当年北方动荡,大量北方居住的人民迁往南方,从此便在南方定居。“陕西村”的村民也一样,他们的祖先生活的时代并不太平,纷争四起。
陕西地区爆发了多次回民起义,但是都被左宗棠一一镇压。起义军迫于无奈,只好拖家带口一路北上,跋山涉水到达中亚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由于天气恶劣,再加上条件艰苦等原因,他们迁徙路途中死伤惨重,当初一万多人的队伍到达中亚地区后只剩三千余人。
无力再北上的他们只好就近安营扎寨,在那里定居下来。定居之后,他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的生活,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他们的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现在的东干族。由于与外界几乎没有联系,他们的生活习俗与现在的陕西回民几乎相同,所以他们生活的地方又被称为“陕西村”。
还有部分分布在其他地区的“陕西村”是由当年俄国将侵占的伊犁归还后,部分回民觉得待在伊犁不安全,所以向北迁徙,定居在俄罗斯周边各国(原苏联地区)。但是由于所在地的地形影响,他们与外界交流较为频繁,所以生活习俗融合了当地的特色。但是语言方面还是较大程度的保留了陕西的特色。
被世人知晓
为了进一步研究东干族的发展情况,从那以后的王国杰教授又陆续走访了其他地区的“陕西村”。回国后,他将走访调查的所见所闻,整理汇编,写成了《东干族形成发展史》,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上一篇:俄罗斯「北极熊」,如何沉默地投资了全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